您好,欢迎光临养殖供应!会员登录|注册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育种技术 » 正文

猪价暴跌,俄罗斯重夺中国市场的猪肉份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30  浏览次数:804
核心提示:近年来,全球猪肉市场的发展变化备受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各国间的竞争愈发激烈。2024年8月20日,中国对来自欧盟的猪肉及猪副产品启动了反倾销调查,导致国内生猪市场发生剧烈波动,猪肉价格迅猛下跌。从南到北的猪价普遍走低,给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市场带来了新
 近年来,全球猪肉市场的发展变化备受关注,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各国间的竞争愈发激烈。2024年8月20日,中国对来自欧盟的猪肉及猪副产品启动了反倾销调查,导致国内生猪市场发生剧烈波动,猪肉价格迅猛下跌。从南到北的猪价普遍走低,给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变化不仅仅关乎价格,更是国际贸易及市场份额争夺战的缩影。
当下,中国正面临着来自多个国家的猪肉进口压力。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进口价值约60亿美元的猪肉,约一半来自欧盟,在此背景下,俄罗斯的猪肉生产商开始积极布局,企图填补因反倾销调查而可能出现的市场空缺。俄罗斯希望在未来3至4年内,实现其猪肉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0%。
俄罗斯今年的猪肉产量预计将达到520万吨,并且计划将对华出口量从去年的31万吨增至更高的数字。特别是在中国取消对俄罗斯猪肉的进口限制后,俄罗斯生产商如Miratorg等逐步向中国市场输送产品,意图迅速抢占市场份额。随着供应链的逐渐完善,俄罗斯希望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与欧盟平起平坐。
这一发展可能会对中国的农业政策和市场结构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俄方的进入会推动猪肉平均价格下滑,消费者将会受益,具体表现为市场供应的多样化。其次,欧盟国家的养殖户和生产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若反倾销调查持续扩大,欧盟的猪肉出口量可能将大幅减少,这将进一步加剧中欧贸易争端。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市场的调整与国际供应链的重组正交织在一起,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定位将更加显著。与此同时,中国可能会加大与南美国家的合作,巴西等国的出口量有望随之上升,填补被欧盟释放出的市场空间。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猪肉产业,也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潜在话语权和控制力。
对于中国的猪肉消费者而言,短期内可望通过价格下降获得实惠,但长期来看,市场结构的调整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依赖进口,尤其是对俄罗斯及南美国家猪肉的依赖。此外,中国还需关注猪肉整体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未雨绸缪才能应对潜在的供需失衡风险。
在未来的猪肉市场中,参与者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密切关注政策走向,尤其是反倾销调查的后续进展可能会影响国际猪肉贸易的格局。其次,发展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确保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维持竞争力。最后,加强与进口国的合作关系,寻求互惠互利的贸易机会,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国内市场的稳定。
总之,当前猪价暴跌事件揭示的不仅是中国猪肉市场的短期波动,更反映了国际贸易中各国间的博弈与角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各方需保持高度警惕,灵活应对,以捕捉潜在的机会与挑战。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