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养殖供应!会员登录|注册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生猪存栏依旧是少的 市场供应依旧是紧缺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20  浏览次数:12
核心提示:今年生猪行情大幅上涨的首要原因则得益于生猪养殖亏损导致的能繁母猪的淘汰,能繁母猪存栏量长达30个月的下调是本轮上扬猪周期形成的主导因素。这也是猪价在屠宰压价、消费淡季、储备肉的冲击下依旧保持高位行情的强大支撑。而造成58月份最缺猪的时期的形成,则是在上述
  今年生猪行情大幅上涨的首要原因则得益于生猪养殖亏损导致的能繁母猪的淘汰,能繁母猪存栏量长达30个月的下调是本轮上扬猪周期形成的主导因素。这也是猪价在屠宰压价、消费淡季、储备肉的冲击下依旧保持高位行情的强大支撑。

  而造成5—8月份最缺猪的时期的形成,则是在上述背景下,去年冬季疫情和今年春季仔猪病毒性腹泻造成的成活率低下,使本就全年供应趋紧的态势更加显示出了阶段性的短缺。还有就是国家对养殖环保要求的提升,禁养与限养的划分和深入,是生猪产能降低的直接影响因素。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和储备肉的影响,猪肉价格出现了略降的态势,但是生猪收购价依然坚挺,可见生猪行情大势并未扭转,各种因素最终起到的作用是对价位的减压和缓冲。

  今年猪肉价格的上涨已经形成全国之势,同时这也成为了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从3月份以来的放储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政府在承认高价位的同时又不愿看其大幅上涨的态度。

  不过,前几次的地方性储备肉投放并未给猪市带来多大的变化。直至这次北京投放储备肉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平抑物价的作用。在北方区域,其影响也传导至了生猪市场,屠宰企业压价,养殖户出栏量增加,猪价出现微幅下滑。但是业内普遍不看好此次跌势能够长久,而且,投放储备肉主要是影响了卖方市场的心理态势,但其出栏量最终还要看栏里存有多少猪。

  显然,存栏依旧是少的,供应依旧是紧缺的,生猪价格明显的降幅存在暂时性,最终将会走向企稳后再次反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